我的Best regards不是Best regards,
早幾日,夜晚同朋友隨口臨瞓講左一句「祝你今日好瞓啦😴」,佢俾左個😮俾我,問我咩事,「無事啊,wish you good night.」,無事突然間祝我瞓好啲既咩😂。之後隨便吹多幾句水大家都真係去瞓。
過左兩日我開始係度反思呢一件事,從何時起我地將對其他人既祝福睇得咁珍貴,好似係只有過時過節先會講既說話。於我而言不是,祝福係一種對他人需要既關懷同同理心。未必係一句經常重複既禮儀,但當我諗起對方既需要同近日既處境,我可能會講多一句。表現關懷其實唔使咁小心。
抑或係我地已經太少得到別人既祝福,所以當幸福突然來臨既時候得地都會唔習慣?當沒有習慣去留意別人需要的時侯,我們同樣不常期待別人對自己的關注,因而便沒有開展這段互祝的旅程。關懷與溝通是雙向的,同時也會互相建立與摧毀,只視乎我們口中那一句說話。
當然,也見識過時刻期待別人理解,但自身行動卻一直漠視對他人需求的人。這種朋友最難處理,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沒有察覺別人的需要,因此也不會產生要改變的想法,當衝突來到也會視為他人的不理解,而不認識到自己的行動是如何的自私和自我中心。
真正朋友會嘗試提醒與勸導改善,但一不小心便會引起大衝突。也許,等他們在別處大大碰壁後才會發覺自己的不是,再去反省自己的行為。不過,實際上更多時候他們會尋到另一群同聲同氣的朋友圍爐取暖,如常生活。
又是不是我們把Best regards放得太廉價,愈來愈不珍視他人的BRs? 每日Emails都有大量的Best regards, 有哪一個我們是從心發出的呢?當然,那一句只是我們禮節上習慣的字句,也是預設Email signature的template, 倒也可以提醒我們,這一句Best regards, 隱含了什麼。